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发布时间: 2022-10-23 20:41 作者: 编辑 宣传部 访问次数: 次

李友治老师,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他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主动担当起积极传播主流价值的责任,注重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善用网言网语传播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尤其是善于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思政工作。“陕西工院友治之声”微信公众号作为其个人开展网络思政平台,截止目前,他撰写推送的原创思政网文164篇、20余万字,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多篇思政网文被“高校思政网”“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国家级媒体转载,部分原创思政网文被“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潍坊学院”“上师大天华工学院”“宁夏警官职业学院”等30余所高校相关部门官微转载分享。在教育部大学生在线开设的“陕西工院友治之声”专栏,荣获中国大学生在线2022年度影响力专栏号(全国仅十个)

在日常工作网络育人工作中,他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按照以文化人的思路,积极探索“网文+思想引领”“网文+答疑解惑”“网文+能力提升”等的“网文+”网络育人机制,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关注事件、存在的困惑主动发声、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以有温度、有深度、有热度的思政网文,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情感疏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同时,卓有成效地引导青年大学生端正“三观”、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诸如在政治引领上撰写有《我为什么鼓励你积极争取入党?》(阅读量2500+)等网文、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撰写有《你是真的爱国?》(阅读量,400+)等网文、在情感疏导上撰写有《学会控制情绪,是每个人的必修课!》(阅读量,700+)等网文、在职业规划上撰写有《大学毕业后自己干什么?这是值得每位新生思考的问题!》(阅读量,2600+)。

同时,他作为学校的一名网络评论员,始终坚持“推动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负面声音、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的指导思想,切实履行网络舆论引导的责任,能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主动推出释疑解惑的舆情引导文章,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诸如在疫情期间,他在微信公众号“陕西工院友治之声”相继推送了《疫情期间|写给大学生们的一封信》(阅读量,500+)《过好全封闭式校园生活的几点建议!》(阅读量400+)《同学们,抗疫尚未结束,但生活还要继续!》(阅读量,500+)《再不戴口罩,小心老师打你!》(阅读量,700+)《老师,穿的单薄不让出,管的有点多了吧!》(阅读量,2000+)《从大家宿舍制动的状态,你有没有想到些什么呢?》(阅读量,300+)《制动在宿舍的你,是不是觉得挺烦?》(阅读量,500+)等10余篇系列原创思政网文,有效引导大学生从自身防护做起,不轻信网络谣言,理性看待疫情对生活的影响。

在长期的网络思政实践过程中,李友治老师积极倡导和践行健康有益的网络表达和文明互动,逐步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网络思政育人实践新模式,且网络育人成效十分突出,受到学校师生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并荣获了一系列相关荣誉。《从五个方面浅谈与学生的沟通之道》、《谈心谈话高效进行的“三部曲”》等2篇原创网文分别荣获2018年度高校“十大育人”网络作品征集活动二等奖和三等奖;《文以载道,网润无声: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思政的实践与探索》工作案例和《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微课分别荣获五届陕西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荐展示活动三等奖和优秀奖;网文《写给大学新生:我为什么要鼓励你积极争取入党?》荣获六届陕西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荐展示活动优秀奖;主持完成首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