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打出“优”“实”“牌”,激活志愿服务新动能
为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信息学院党总支统一部署、精细谋划,组织教师支部、学生支部及馨暖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以彰显专业优势、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强化志愿服务品牌为宗旨,激活志愿服务新动能。
彰显专业优势,突出“信息味儿”,立德树人走深走实。为了推动志愿服务内涵式发展,提升服务质量,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多措并举,稳步推进。一是立足专业,开展电脑义诊。11月17日,信息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师党员深入学校离退处、社区和实训室开展电脑维修志愿服务,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系统优化、网络设置、病毒防治、故障排除等,切实将信息专业应用到为群众服务中去。二是彰显“思政味”,落实立德树人。12月15日,信息学院教师党员乔丹为30名学生党员讲授“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专题党课,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美术作品,重温红色经典,再现党史故事,引导学生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三是开展比赛,突出“信息味儿”。信息学院教师和馨暖志愿者们举办“献礼建党百年,理想照耀中国” “绘说画”等活动,全面突出信息师生专业优势,以绘画等形式,献礼建党百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突出“服务味儿”,潜移默化见行见效。信息学院在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志愿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把准师生需求、着眼师生满意。一是统一部署,健全为师生办实事的体制机制。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信息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信息学院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制定可视化教材,让广大师生具化问题;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汇报办事成效。二是投其所需,深入了解师生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中期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教师节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给相关部门反映,并跟踪解决,切实把办实事办到师生心坎儿上。三是拓宽服务,切实提升师生满意效度。信息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定期在校内外开展“智慧助老”服务,致力于解决老年人融入智能世界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提升老年人在智能世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真正正服务,切切实实见成效。
强化服务品牌,突出“青春味儿”,志愿服务入脑入心。信息学院馨暖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与咸阳市慈善扶贫协会公益志愿者分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校内外开展各色各样的志愿活动。一是固定节点,完成规定动作。在每年植树节、雷锋日、五四青年节、国庆、防艾日等提早谋划安排部署;在敬老院、特殊儿童学校等固定地点,定期开展志愿者送爱心活动。二是重大事件,创新特色活动。面对新冠疫情,志愿者们结合实际,尽我所能,在校园内协助保卫处进行疫情防控码检查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等活动。三是不断探索,展现青春活力。结合学校所需,与图书馆合作开展图书整理活动;为展现青春活力庆祝北京冬奥会的开展录制公益视频;与季节共情,在秋季开展秋风扫落叶活动;与同学共情,在冬季开展低温送温暖服务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现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切实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